第39章 道教名山 (第1/2页)

加入书签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一行人在黄山上的第五天,留在松谷草堂休整。

凌家年轻的子弟很喜欢松谷草堂的道长们,在道长的后面跟出跟入,追着道长问问题,道长都是乐呵呵地回答。

我在明代看到的松谷草堂,到了现代变成松谷寺。

松谷草堂是道观,当初的创建人张尹甫在宋代宝佑年间在此结庐避世修行,但在明代宣德年间,改观为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指泰山、恒山、嵩山、华山和衡山;三山指黄山、庐山和雁荡山。

黄山本是道教名山,而非佛教名山。

黄山成名晚于五岳,但早在隋唐时期,黄山上已有道教活动;唐朝的古籍中,更有记载道家在黄山炼丹的传说;但是明末以后,黄山范围内,已无道教活动的踪迹。

黄山地处安徽南部,主峰莲花峰为安徽境内最高山峰,与天都峰和光明顶的海拔皆在1800米以上,七十二峰皆难以攀登,黄山最初被称为“天子都”。

在没有索道的古代,人迹罕至,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莫测,黄山成为道教人士问道炼丹的最佳选择,一直以来就有轩辕黄帝在黄山修身炼丹并升天成仙的传说,道教旧籍中也记载了非常多的黄帝在黄山跟容成子和浮丘公炼丹并得道飞升的故事。

秦汉时期,黄山因远观山石多呈青黑色,所以又称为“黟山”,这与黄山脚下的黟县得名可谓一脉相承。

大唐立国后,为显李氏名正言顺为天下之主,尊以李耳为名的老子为远祖。而道教自汉代创教以来又以老子为祖师,所以道教在唐朝是国教。

唐代天宝六年,唐玄宗将黟山改名为黄山,并钦定六月十六日为黄山的生日。

浮丘峰下的浮丘观和九龙峰下的九龙观可算是黄山上较早的道观,唐朝以后又有升真观、真常观、步云亭和三义殿等十多座道观,其中九龙观和升真观还是皇帝敕建的道观。

即使在现代,黄山山上以道教元素命名的名胜还有很多。

例如轩辕峰、天都峰、炼丹峰、朱砂峰、仙人峰等山峰,炼丹台、神仙洞、试剑石、望仙台等景点,还有桃花溪的丹井和药臼,都与相传的黄帝炼丹的传说有关,甚至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蒲团松,蒲团之词,最早也是出自道教。

时光流转,明末清初时,道衰佛兴,观废寺起。

到了现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 离家后,三个姐姐跪地求原谅 农家女薛玲珑有空间 我都转世了,怎么还追着我不放 让你修炼成神,你发疯摆烂想去死 重生之被迫营业锦鲤媳妇想摆烂 祖国科技交给我,你们躺好 恋综爆火后,哥哥他坐不住了 男主们有读心术,我叫舔狗你记住 手握狗血剧本,看我努力生存 御兽:我是真的天才流 蛇蝎宠妃心机深,垂帘听政做太后 半壁空间之两个大冤种的花样人生 末世大佬又双标 禁止魔头太子欺负清冷神君 末世穿书拯救女主?你疯了? 贵女藏娇 开启俩世界 群众官念 高武:执掌时空的神 江湖往事:最后的枪声